深圳市交通信号控制管理系统介绍与优化配时要求

热度:1 发布时间:2024-04-27 10:42:47来源:必发bf88官网网

  深圳市交通信号控制分为系统控制和单点控制两种模式。从2003年推广使用Smooth信号控制管理系统以来,深圳市交通信号控制管理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全市共有交通信号控制路口达2265个,约有1700个路口采用GPRS联网的方式纳入SMOOTH系统联网控制,其他为单点信号机控制。

  深圳市控制管理系统以SMOOTH信号控制管理系统为主,海信控制管理系统为辅。其中SMOOTH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模式、三层体系结构、大型数据库、多服务器协同处理、GPRS无线通信。该系统适用于单点控制的路口、干线相位差协调控制的路段和网状区域协调控制的路网;以及普通路口、大型复杂路口、匝道、通道、高饱和近距离小路口群构成的区域、与干线相关的个别小路口等各种交通需求的应用场合。

  从信控设施类型来看,目前深圳市使用的信号机除了兼容SMOOTH系统的SGT系列信号机外,还有部分ATC、京安、金光道等单点机型,目前该类路口基本位于相对偏远的地区,且路口都分布在较偏远的地段,大多路口的方案都是早期设置后就一直沿用至今,路口方案与路通特性不协调,容易成为市民投诉的主要对象。

  在推广SMOOTH信号控制管理系统后,深圳市的道路交互与通行信号控制管理系统水平相比原来有了较大提升,联控路口的数量也逐年增加。通过利用SMOOTH信号控制管理系统的协调控制功能,目前已在全市260多个主要交通路段上实行了协调控制,涵盖近800个联网控制路口,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30万辆,伴随着机动车的迅速增加,道路交互与通行需求迅速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体现为拥堵区域扩大、车速降低、拥堵时段延长,部分道路拥堵时段已经从高峰延长到平峰。在道路建设逐渐趋缓,道路增量极其有限的背景下,通过交通信号优化挖潜路网能力具有较大空间。

  信号控制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城市交通提效治堵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保障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突破口。深圳交警一直注重信号交叉口的精细化管控,早于2003年便已组建了专业信号配时队伍进行信号配时优化调整服务,并从2016年开始通过公开对外招标,在龙岗、坪山、大鹏三个辖区进行社会化服务试点,引入外脑,实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逐步提升服务品质。

  深圳市是国内最早建立信号配时日常优化机制的城市,深圳市公安交通警察局建立了专业的团队进行信号优化工作,通过技术人员设置相位配时方案及一系列的控制策略参数保障信号控制效果。但近几年随着信号控制路口数量的迅速增加、配时复杂程度上也不一直上升,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成倍增长,现有人力仅能勉强保障信号控制基本的运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专业能力上均难以满足信号更加精细化运行管理的需求,故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在专业技术应用方面,现有信号配时方案对交通流运行特征考虑不足,导致了部路口的信号配时或相位设计不合理,影响了路口的通行效率,需要适时更新,个性定制。

  单点信号控制,由于位置偏远、无监控设施,缺乏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案制定及实施需要到路口信号机进行现场反复调试,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也难于观察,信号优化工作难度大,经常被投诉。

  协调控制,协调控制范围规模需要适度扩大,原有协调控制方案也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路网结构的变化做调整。但由于现存技术力量的限制,不能依据需求及时对协调控制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导致出现已有协调方案调整滞后,反而影响了路通效率。

  在设施资源利用方面,对系统具备的功能利用不充分,尤其是对数据采集缺乏有效应用,需要对数据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利用,以提高各类设施、数据的应用水平。

  在工作机制方面,缺少对现有信号控制路口评估的技术标准和有效工具,不能够做到事前预评估和信号控制方案实施后的效果的跟踪评价,需要配套完善,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辅助决策机制,并能够为相关交通政策决策服务。

  深圳交通发展已进入“建管并重”阶段,传统以人工为主导的交通管控手段以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和持续不断的增加的交通需求,因此,交通信号陪时优化工作不仅有日常工作,其交通改善还涉及到用地规划、交通规划、交通政策、交通组织、信号控制、智能交通管理等诸多方面,信号优化工作需要站在城市发展、交通运行、科技应用的角度制定工作方案。因此,一方面要推进全市灯控路口信号配时工作专业化设计,从交通拥堵成因分析到交通时空资源挖潜,再到工作机制、配时方案规范化,形成工作闭环,持续适应交通需求变化,优化交通运作状况;另一方面,加强创新提升工作与日常工作同步推进,深化交通大数据在管控中的应用,并配合交通研究提供有关数据,不断尝试运用新科学技术手段、定制开发的专业软件、先进的设备提升深圳市交通信号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公安部“两化一改”文件精神,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切实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现特面向交通专业机构,对全市(不含光明)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项目进行公开采购。

  项目涵盖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大鹏新区(不含光明新区),合计路口2141个。项目范围内的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分为联网中央控制和单点控制两种模式,其中有1938个路口采用GPRS/3G联网的方式纳入交通信号控制管理系统联网控制,其他为单点信号机控制。

  项目范围控制管理系统以SMOOTH信号控制管理系统为主,海信控制管理系统为辅(共接入57台海信SC6101等系列信号控制机,大多分布在在龙岗、龙华、大鹏三大片区)。作为主要服务平台的SMOOTH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模式、三层体系结构、大型数据库、多服务器协同处理、GPRS无线通信。该系统适用于单点控制的路口、干线相位差协调控制的路段和网状区域协调控制的路网,以及普通路口、大型复杂路口、匝道、通道、高饱和近距离小路口群构成的区域、与干线相关的个别小路口等各种交通需求的应用场合。

  从信控设施类型来看,目前项目范围内使用的部分SMOOTH系统的SGT系列信号机因历史遗留原因,仍未纳入中央联网控制,除此之外,还有部分ATC、京安、金光道等单点机型,该类路口占比约9%,并在逐步更换中。虽因通信问题不能纳入子区协调控制,但在时段划分上亦进行了精细化设置,一般平假日方案独立,且至少划分8个时段以上。

  通过利用SMOOTH信号控制管理系统的协调控制功能,目前已在项目范围内402个主要交通路段上实行了协调控制,覆盖1091个联网信号控制路口。

  2017年拟通过引入专业方面技术服务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日常工作专业化程度,努力探索运用科技化手段提升信号智能化管控水平,并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完成以下四方面工作内容:

  1)日常工作(五项):一是2133个路口基础资料全面采集、信息化建档和滚动更新等基础工作;二是交通运行和信号配时匹配度的每月一轮六时段巡查,问题、新增、交通组织调整等类型路口信号配时方案系统优化,以及传统节假日等10类专项保障任务等巡查和配时优化工作;三是服务范围内从拥堵成因调查分析、信号协调优化方案、路口时空一体化改善方案到改善效果评估,全系统的交通信号综合改善工作;四是编制信号配时手册、信号配时管理机制、相关沟通协调机制,并结合日常工作总结滚动优化等机制完善工作;五是推进信号控制实验室研究开展和成果落地、事故协查、方案及图纸审查等辅助工作。

  2)创新工作(三项):一是开发基于互联网导航数据、卡口等交警自有数据等融合应用的路口主动评估系统,主动生成配时方案优化备选集,实现灯控路口全网实时在线评估、展示和优化建议,并结合实际运行校核持续维护更新;二是开发道路交互与通行拥堵溯源分析平台,辅助制定主要客流走廊、重点区域交通管控策略,指导信号配时优化方案、储备深圳本地化的交通管控策略集,并结合实际运行校核持续维护更新;三是试点不少于5个路口(至少包含1条路段)的新型自适应控制,包括线圈、微波等各类交通采集设备的交通运行指标优化和电警等已有设备的采集数据复用研究,以对接信号控制机或管控平台,实现交通信号新型“自适应”控制。

  3)宣传工作(三项):一是基于互联网舆情信息抓取及应用,实现主动反馈;二是制定工作亮点及常识科普宣传工作方案,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主题宣传;三是编制道路交互与通行月度报告,报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将关键内容面向市民发布。

  4)软件开发和维护:在日常工作中落实信号灯台账系统、移动监管设备的开发和维护,实现工作可视化和可统计;在创新工作中深化落实信号评估系统、交通拥堵溯源平台的开发和维护,支持交通运行分析和管控策略优化;在宣传工作中落实交通舆情分析系统,实现问题主动发现。

  供应商组建不少于48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项目小组完成此项工作,人员要求学历为本科及以上。除项目负责人及软件开发组成员外,其余项目组人员要求均为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专业(即不少于45人),且在深圳缴纳社保,其中高级及以上不少于8人,中级工程师不少于12人,提供参加本项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近三个月在深圳市缴纳社保的证明等相关材料的扫描件。

  本项目要求设置项目负责人、日常工作组、科学技术创新组、宣传工作组、质检督查组5类角色。各角色具体职责和要求如下。

  项目负责人:1人,要求具有10年以上的交通咨询等相关项目从业经验,城市规划、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或路桥(道桥)专业,且具有高级及以上工程师职称,具备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与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具有交通规划或智能交通类纵向研究课题或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开发或城市综合交通模型开发或信号配时优化项目经验,负责按照项目需求和管理要求管理整个项目团队。

  日常工作组:35人,包含配时优化交通月报两类。其中配时优化配置32人,日常配时优化工作按照每人最多负责80个路口进行配置,其中罗湖大队2人、福田大队3人、南山大队4人、宝安大队6人、龙华大队3人、龙岗大队6人、坪山大队2人、盐田大队1人、大鹏新区1人,监控中心值守4人,要求从事信号配时优化项目、交通组织改善类项目、交通运行评价或交通组织设计工作至少2年以上,专业为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专业,负责辖区内信号控制路口的建档及更新、新改建审图、巡查优化、拥堵疏解以及改善意见的提出;交通月报配置3人,具有5年及以上交通咨询等相关领域项目从业经验,专业要求为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专业,要求具有相关交通运行类项目与交通组织改善类项目经验。

  科技创新组:6人,包含软件开发、策略研究两类。其中软件开发配置3人,具有4年以上的交通仿真、大数据平台等类智能交通相关项目从业经验,软件工程、交通工程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并具备中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负责本项目范围内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策略研究配置3人,要求从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仿线年及以上,交通工程、软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负责管控策略制定、路口试点测试及评估等。

  宣传工作组:4人,包含信息处理和舆情引导两类。其中信息处理配置2人,具有3年以上的交通咨询等相关项目从业经验,专业为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专业,并具备中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负责信号配时相关投诉建议的搜集、整理及跟进,信号配时相关报告、汇报材料的撰写等;舆情引导2人,具有3年及以上交通咨询等相关项目从业经验,负责开拓并维护12345、微信、微博等对外沟通渠道,广泛采集社会各界信号配时相关意见和建议,建立信号配时“信息反馈机制”,争取做到每件投诉和反映都及时回复的闭环机制。

  质检督察组:2人,具有5年以上的交通咨询等相关项目从业经验,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或交通运输(规划)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负责按照项目需求和要求搭建信号配时项目标准化框架,建立质量监督标准,并依照标准做信号优化工作质量的巡查和监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