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热度:1 发布时间:2024-04-25 09:58:58来源:必发bf88官网网

  2023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全球经济依旧下行的形势下,公司严格按照既定发展的策略和经营计划,深耕智能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测试领域,积极拓展市场占有率、持续迭代核心技术及产品、精细化管控以降本增效、严控资金及运营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91.26万元,较上年增加902.92万元,同比增长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6.26万元,较上年减少1,305.81万元,同比下降16.00%,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的权利利益133,100.7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2.31万元,同比下降0.42%。

  2023年,公司积极巩固消费电子FPC测试设备市场,持续开拓新客户,迭代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技术指标,努力实现用户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孵化业务,如MEMS传感器测试设备、车载电子测试设备等,取得较大技术创新及客户导入进展,但对公司2023年度业务贡献份额尚少。公司2023年度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微增,销售毛利微降,但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对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带来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在继续深耕消费电子领域FPC自动化、智能化测试的同时,向行业上下游延伸,加大新孵化业务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已取得较大进展:

  (1)半导体封测设备方向:主要产品为MEMS传感器测试设备、SiP芯片测试设备和IC载板测试设备,目前公司气压传感器测试设备已取得国内龙头客户认可,订单陆续交付;温湿度传感器测试设备样机已开发完成、IMU测试设备处于demo机开发阶段;SiP芯片测试设备持续为头部客户供货和服务;IC载板测试设备处于技术方案迭代确认和工程样机验证阶段;

  (2)车载电子方向:主要产品为车载FPC、FPCA、CCS测试设备,已取得行业优质客户订单,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3)射频方向:主要产品为:车载电子射频测试设备以及射频测试系统关键单元RFswitchbox。其中车载蓝牙产品测试设备已实现车载电子行业优质客户少量订单交付,处于产品升级及市场拓展阶段;RFswitchbox已实现项目交付及小规模量产使用。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8,888.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19%。持续的研发投入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公司已在自动化、智能化测试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在测试测量、精密机械、自动控制、机器视觉、智能装备软件&人工智能等方向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于浙江省杭州市建设的燕麦第二总部基地进展迅速,已完成主体施工,目前内部装修中,将如期于2024年建成投产。

  公司于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CNGTYTNHHYANMADETCCHNOLOGY(VitNam)(简称“越南燕麦”),注册资本50万美元,已于2023年10月投产,配合东南亚客户提供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回购计划且实施2023年度股权激励计划,本期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核心成员。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260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34.44%。公司采取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高端人才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引入新鲜血液。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设备与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电子产业智能制造行业专用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以精密机械及测试测量技术为核心,积极研究相关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聚焦自动化、智能化测试业务,积极拓展消费电子行业及其上下游,覆盖智能制造领域通信、汽车、医疗等行业。

  公司产品起步于FPC和FPCA测试业务,立足于智能制造产业,着眼于智能制造领域,秉承“专注智能制造,释放时间与空间”的产品开发理念,持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自动化、简约化水平,保障客户产品质量,提升客户生产制造效率,满足客户的定制化智能制造需求。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测试治具、自动化测试设备、配件及其他等,用于客户不同的生产阶段和批量要求。

  公司提供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是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集成系统,具有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对FPC领域具有深入的理解,能准确识别客户的真实需求并进行技术翻译和转换,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测试设备和测试治具等产品。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向目标客户直接销售新制设备实现盈利,即新制业务;另一种是根据目标客户需求及其提供的拟改造设备中可重复使用的材料为基础,重新设计,改造成新机型实现盈利,即改制业务。因此,公司产品又分为新制设备和改制设备。由于FPC测试设备具有非标化、定制化的特点,一款测试设备只能用于特定的柔性线路板的测试,当客户需要测试新的柔性线路板时就必须新购设备以满足新的测试需求。但每款柔性线路板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当生产周期结束后,针对此款柔性线路板的测试设备就会闲置。客户出于成本角度考虑,会选择对闲置机台进行改造,以较低成本实现新的柔性线路板的测试设备需求。

  由于公司产品具有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准确识别客户需求的能力及个性化服务能力是形成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要素。

  公司研发模式分为主动研发模式和需求响应式研发模式两种。主动研发模式为公司以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进行预判,积极布局新的研发方向或者在原有项目上进行二次技术开发,以保持公司研发技术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引导客户选购;需求响应式研发模式是以客户订单为中心,根据客户对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应用场景、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研发、设计,以匹配客户需求。改制设备的研发模式为根据客户需求及被改造设备的型号,进行方案研发设计、可行性论证及成本论证,然后出具样机方案,因此改制设备的研发方式均属于需求响应式研发。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等领域,其终端产品种类丰富、产品更迭速度快,其相关自动化测试设备存在多样性、个性化、非标准化等特点,为此,公司形成了主动研发和需求响应式研发共同实施的研发模式,兼顾技术储备和现有客户定制化需求,并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组装和调试等环节,在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使公司产品与客户生产线良好匹配,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研发体系中,平台部门主要进行主动研发、产品部门主要进行需求响应式研发。主动研发的成果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标准模块;产品部门的研发过程中,通常以平台部门的研发成果为基础,配合客户定制化需求完成产品设计。因此,两种研发模式在公司是配合使用的。

  公司为客户个性化检测需求设计解决方案,最终产品体现为非标的成套装备,除部分标准件外,主要原材料需根据详细设计方案定制或外购,难以提前备货,故公司采用“以产定购、标准件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改制设备除了可以重复利用原有设备的部分零部件,帮助客户节省成本之外,其改造为新的设备所需的原材料与新制设备所需的原材料一样,均按公司流程采购。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气动元件类、光电元器件类、机械零部件类、外协加工件类及其它等,均由计划科根据MRP系统运算得出物料需求计划,之后统一提交采购申请。对于关键原材料,选用国际知名品牌,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供货渠道通畅,供货稳定及时,质量可靠。对一般物资通常选择多家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控制风险。改制设备可重复利用的零部件情况主要根据客户的改制需求及被改造机台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重复利用率较高的零部件主要为寿命期较长的通用件,如光电元器件中的相机、镜头、扫描枪、工控机、显示器、电机等,以及气动元器件中的气缸、电磁阀等。对于探针、载具等与被测产品接触的部件一般不能重复利用。

  公司建立了供方管理程序、采购管理程序等严格的采购控制程序,对供应商及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在接到客户订单或意向性需求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和生产。公司当前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整机和部件的组装、调试环节均自主完成。零件存在自主加工和外协的模式,其中48小时内要用于生产组装的关键零件属于紧急关键零件则自主加工,其余零件根据公司产能情况决定是否外协加工。公司与相关外协厂商签署保密协议,同时外协厂商负责加工的仅为部件中的个别零件,故不存在核心技术流失的问题。新制设备和改制设备在生产模式方面不存在差异。

  公司部分零件采用外协加工的原因一方面是受自身产能不足的限制;另一方面,机械设备行业所常用的钣金件、PCB贴片等需要使用专门的加工设备,该类加工厂商在公司所在区域配套较为齐备,故公司采用外协加工方式采购此类零件。

  公司依托丰富的研发、设计能力,通过持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跟进客户需求,与重点客户建立了长效而稳定的合作机制。公司通常在客户新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便已积极介入,深入分析客户需求,不断探索、研发自动化测试设备的设计、生产方案,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与协作,直至提出成熟的设计方案或设计出样机并得到客户认同,继而签订销售订单。

  公司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即根据产品的直接成本、前期研发费用及各项综合费用来确定基础价格,同时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产品技术附加值等因素以成本加成的方法确定最终的销售价格。

  公司配备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现场安装指导、培训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能快速响应客户反馈,并对客户定期回访,提升改进服务。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产品类型方面,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化趋势广泛蔓延,电子产品纷纷进行智能化改造,创新性智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新兴3C品类如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需求旺盛,已涌现出多个百亿级别市场。未来3C行业将围绕新兴品类促进3C融合、打造自身产品新矩阵,以此满足新时代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以CHATGPT引发的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及算力革命,AIPCAI手机及AI终端问世带来的新一轮消费电子的革新和重构,以及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快速发展,预计将在未来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新一轮成长周期。据Prismark预估,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产值为3,260亿美元,预计2023至2028年年复合成长率为3.6%,2028年产值将达3,890亿美元。

  消费电子产品换代速度较快,对制造和检测设备及其更新换代衍生出持续需求;消费电子产品多样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也拉升了对上游中高端电子产品测试设备的市场需求。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已成为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的核心手段,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所处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智能制造需求侧看,各类制造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旺盛,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

  行业特点之一:潜力巨大。要达到国家“十四五”规划在2035年的目标,智能制造将具备巨大的增长空间。考虑到智能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带来的影响,市场空间还将扩大。

  4)不同结构的CPS(赛博物理系统)、DT(数字孪生)将物理和仿线)以业务实际和效益为导向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

  行业特点之三:细分领域的需求丰富,FPC及FPCA的后段组装形态多变,流程复杂,质量要求高,特别是行业高端客户在核心测试功能及组装工艺等应用领域定制化及智能化要求更高,导致进入门槛较高。由电子消费产品终端的升级带来的行业需求,必然对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内的竞争者将有更大的差别:技术优先和成本优先,将带来不同的企业发展规划。

  智能化装备行业的特点是非标性和定制化要求,加上消费电子行业所特有的快速交付需求,使得本行业在产品研发的技术、产品实现的工艺技术、生产质量控制的过程技术等多方面存在技术壁垒。公司当前主营的测试装备,更是一类跨学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机械、电子、测试测量、运动控制、软件算法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前沿技术:

  机械及工艺方面:精密机械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由半导体行业发展带来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高速高精度结构;

  电子测量技术:半导体工艺的传感器技术、微小信号测试测量、各种在线电子信号测试测量技术、物理变量测试技术等;

  软件方面:生产过程的数据收集、智能标注、深度学习、智能决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软件技术及仿真、物理设备与中控台的数字孪生等。

  行业对前沿知识、创新技术及工艺的要求,以及对反复实践、充分论证的质量要求,给潜在进入者制造了较高的技术门槛。

  公司是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企业,多年来持续研发创新取得技术突破,推动下业制造流程及工艺的进步,带动行业的自动化测试装备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大规模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公司始终处于行业技术领先水平。

  通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公司在技术方面,积累了包括精密机械、测试测量、运动控制、图像处理、智能装备软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多项专利技术;在产品方面,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凭借高效迅速的客户服务等优势,保持了FPC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地位。根据行业数据,公司客户已覆盖全球前十大FPC企业中的八家,并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先品牌的供应商。优质的头部客户资源奠定了公司在FPC测试领域的领先地位。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产业和社会发展,智能制造行业的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迅速发展。测试设备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质量控制节点,随着终端产品不断应用新技术,测试技术和测试产业都持续发生变化:

  随着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发展,对非标设备的要求,不仅仅要实现“机器换人”,同时也要能够快速交付。“机器换人”是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技术升级,已帮助客户实现减少用工的目标。在电子产品的制造领域,当前的自动化非标设备,是以“见招拆招”的方式,在制造环节单个“点”上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但由于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变化多端,不确定性强,基于普通自动控制原理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复杂。而复杂的非标设备需要经过设计、验证、调试等研发过程,必然存在交付慢、调试时间长等问题,无法适应电子产品快速迭代的需求。因此,深入分析客户产品的制程工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设备具备智能、形成自动成“线”的能力,在客户现场灵活集成生产自动化设备,是解决当前需求的最佳方案。

  1)高端产品功能强化、品质提升带动测试需求提升。近年来电子产品呈现小型化、集成化、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日益多样化,人脸识别、屏下指纹、超广角拍照、超级闪充、无线充电、健康监测及其他在传感与接口方面的创新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受此影响,电路布线及电路板的搭载元器件也越来越精密、日益微型化,推动测试技术向更高精度和更复杂使用场景方向发展。随着电子产品性能的提高,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市场对高精度、高效率、全面性的产品检测的需求更加迫切,电路板级、模组级的测试对象、测试参数、测试性能等技术指标要求也随之上升。

  2)随着产业升级及全球产业格局变化,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尤其是半导体相关装备行业呈现较大的需求潜力。半导体的制造流程,在晶圆制造阶段基本采用标准装备,但封测阶段封测对象多样化,测试设备非标属性明显。电路板级设计向微型化发展,传感器开始使用更多MEMS结构,测试技术呈现融合状态。随着半导体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大量高品质、高性能、高精度的智能装备需求给测试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3)智能装备领域品牌竞争加剧。智能装备产业是一类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机械、电子、测试测量、运动控制、软件算法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自动化测试设备对自身产品的精度要求,更远高于被测产品的精度级别。为实现产品的高品质要求,企业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相关的研发和完善。而那些无法对产品研发做长期投入的公司,其不完善的产品使用必然会影响客户体验。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也将偏向于有良好产品品牌口碑、客户体验更佳的厂商,具备良好行业声誉的公司会更容易获得新订单。

  4)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中国是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主国家,电子产品制造产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近年来产地逐渐呈现向长三角及周边转移的趋势,海外产地从泰国向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

  公司在测试行业深耕多年,为解决智能制造领域自动化测试的技术难题,公司形成了以下核心技术:

  公司核心技术系列每年随着行业拓展及客户需求提升而新增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在测试测量、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等领域迭代升级或新增的核心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的FPC测试,当前车用FPC一般采用载具测量方案,即每个型号的FPC都有一套对应的载具,此方案载具较多,更换料号困难,载具的设计成本和仓储成本较高,需要的测量仪表通道数量也较多。

  车用FPC一般需要进行低压测试和高压测试,低压测试包括开短路测试、四线电阻测试、NTC测试等,高压测试包括耐压测试、绝缘测试等。公司设计了四线电阻和高压并行测量的系统,结合自研的飞针测试机,可以在不牺牲测试指标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传统载具测量方案带来的各种问题。

  用于FPCA、PCB、SIP的FCT或ICT测试技术,在多工序串线传输载具测试及单工序多PCS转盘测试的场景中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新方式采用分离式测试针模,将传统针模分为产品定位针模和探针导向针模。产品定位针模安装在载具上用于待测产品精定位,探针导向针模安装在针模主体上用于探针导向及保护。本技术将针模定位结构与测试结构分离,实现多载具之间针模共用、多道工序之间载具共用,有效降低载具结构复杂度,降低载具物料及装配成本,降低针模维护成本,提升多载具测试之间测试数据一致性及稳定性。

  目前已投入多个项目量产,测试良率达到99.5%。后续将继续优化分离式针模结构,缩小测试结构体积,用于更多PCS测试及整板测试场景。

  本技术主要应用于毫米波模组(PCBA、FPCA)等产品的射频性能测试,主要面向产线大批量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测试场景。目前市场上毫米波针模的竞品较少,主要被海外供应商垄断,使用寿命一般,且采购周期长、维护价格昂贵,而国产替代产品的射频性能以及稳定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本技术使用特殊定制的双头探针与自研的同轴腔体相结合,运用射频仿真、力学仿真、精密加工、精密组装等技术,开发出具备可分段拆卸、易维护的高性能毫米波针模,实现驻波小于2.3@DC-50Ghz,并结合针尖校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毫米波天线、毫米波模组的射频一致性测试;同时满足如下指标:

  随着5G毫米波段和6G的不断推广,未来毫米波传导测试需求将在PCBA和FPCA领域显著增加,公司的毫米波针模技术,下一步将在降低成本,提升稳定性上继续发力,并向车载电子、半导体领域拓展。

  传统的载具定位后测试头上下压合的测试方式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一次性检测的产品数比较有限,导致产品的检测效率低下。

  针对现有检测效率的痛点,公司研发了XY向步进式浮动结构的检测方式,载具上排布若干数量的产品,载具通过交叉式XY模组上的抱紧机构将载具整体抱起,通过XY模组步进式移载进行分批次检测,提高了整体检测效率。

  未来可将XY向步进式浮动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向更加小巧化、精密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之覆盖范围变广变深。

  本技术主要应用在MEMS传感器中的IMU的校准测试中,目前市面上的无极转台都是温箱式,升降温速度慢;受限于线束数量,能同时校准的芯片数量少;笨重体积大,不利于芯片厂的生产线布置,不利于与自动化设备的结合。

  本技术通过风冷+ATE的形式实现快速升降温,针对自动化产线做配合设计开发,通过测试系统及温控系统的小型化,实现多Site的并行测试。同时实现多项指标:

  后续将以测试系统及温控系统小型化,打破连续无限旋转对线Site快速升降温无极转台的目标。

  此平台可提供多样化的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及可视化的开发工具,根据客户需求迅速创建、配置和定制上位机应用,帮助客户在最短时间内交付高质量的上位机程序,同时支持二次扩展定制开发。具备丰富的组件库,包括实时的生产状态监控组件、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组件、耗材管控组件、样本管理组件等,以及一系列的上位机开发辅助工具,包括上位机界面开发工具、可视化的数据日志定义工具等,支持客户MES系统的多协议对接。

  面向车载方向的通用车载(射频)上位机测试系统的研发平台。测试系统集成了多种标准测试仪,根据客户需求可以迅速定制测试流程,提升车载上位机的开发质量和交付效率。

  通用车载(射频)上位机测试系统以上位机二次开发平台为基础框架,将测试仪器仪表封装为标准组件,通过可视化的测试流程定义功能,将标准组件串联起来,组合完成测试工站的测试流程定义,输出标准格式的测试数据和日志。测试系统集成了自研测试仪、示波器、万用表、射频测试仪、音频测试仪等多款仪器,并提供了SCPI命令行等系列工具方便仪器集成和调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共9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82个,以上成果均为原始取得。

  公司下游应用终端领域主要为消费电子产品,具有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等特点。能够及时理解客户需求并将其快速转换为产品,满足客户交期要求,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之一。面对下游客户产业技术迭代快、客户个性化需求多样等特点,公司通过主动研发、客户需求响应式研发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将前沿技术运用于公司新产品开发中,快速研发并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新设备机型。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快速的新产品研发和交付能力,使公司技术与产品始终处于行业竞争优势地位。

  公司深耕FPC测试行业多年,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研发实力、快速的产品交付能力和全面的售后服务,与下游FPC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行业数据,全球FPC排名前十的企业其中八家均为公司客户。同时,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导品牌的供应商,从而确立了公司在FPC测试领域的优势地位。以FPC行业客户为依托,以终端消费电子领导品牌供应链为契机,公司与行业上下游客户如芯片设计公司、芯片封测厂、模组厂、总装厂等均建立合作关系,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在FPC领域的深耕和向行业上下游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一贯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创立伊始,公司就着手建立以研发中心为基础,以质量部为核心,并与生产部门、市场商务部门等实时反馈、动态跟踪的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在长期生产经营和项目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标准作业程序文件,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对设备软件系统的测试算法、视觉算法持续改进,以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高,关键材料如测试探针、板材等通过国外进口;持续引进国内外高端精密数控加工设备,不断提高测试治具的制作精度。公司对于出厂产品采取“全检测”质检模式并保留记录,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产品的高品质巩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黏性。

  公司所处行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行业,由于行业的定制化特性,行业企业需要建立覆盖光学、电子、机械、软件、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全面技术开发体系。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结合,搭建了以研发中心为核心,联合商务部、市场部等职能部门的开放式跨部门动态开发平台。这种动态协作模式保证了技术研发及行业应用的高度结合,可以更深刻、快捷地了解客户需求,从而快速作出市场响应,缩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周期,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公司技术部门专门设立了视觉实验室和运动控制实验室,以研发精密测试和智能化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在智能制造专用设备相关的精密机械、自动化控制、测试测量、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

  技术团队方面,公司创始人技术出身,坚持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驱动公司发展,打造了一支以创始人为首的专业、稳定、高效的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共计260人,占公司员工人数的34.44%。公司采取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高端人才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引入新鲜血液。同时对于研发骨干人员,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限制性股票进行激励。

  优质的售后服务是公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提供7*24小时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公司培养了一支具备优良专业技能的售后团队,根据客户需求,可以提供驻厂服务。同时,公司的研发团队可直接面向客户,参与技术咨询和服务,大幅提高了技术服务的深度和效率。此外,公司也提供现场安装指导、现场培训客户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同时,公司在与国际大型企业合作中,逐渐完善了国际化服务能力。公司在国内外设有售后服务中心,覆盖越南、泰国、美国、日本、韩国等现场服务,使客户的需求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公司所处行业为科技创新型行业,技术研发能力是取得行业客户认可的关键因素。由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产品迭代较快,客户需求不断变化。未来,如果公司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能及时匹配客户的需求,公司将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人才对公司的产品创新、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4.44%。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手对于技术人才的争夺也将不断加剧,公司将面临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行业,若公司产品研发水平提升缓慢,或者无法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无法及时研究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则公司目前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可能被同行业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最近三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742.70万元、9,033.86万元和8,888.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45%、28.42%和27.19%。未来如果公司项目研发失败,或者相关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实现产业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IMU测试设备、SiP芯片测试设备系公司重点研发的项目。其中,公司的IMU测试设备处于demo机研发阶段;SiP芯片测试设备处于小规模交付验证阶段。鉴于上述产品技术要求较高,研发投入较大,公司未来可能存在无法对该类产品实现量产的风险,从而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苹果公司对供应商有严格、复杂、长期的认证程序,包括在技术研发能力、量产规模水平、质量控制及快速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公司成为苹果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后,通过持续的订单销售与其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但公司目前来源于苹果公司的出售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然较高,使得公司的销售客观上存在对苹果公司依赖的风险。

  公司测试设备测试的FPC主要应用于苹果公司产品。虽然公司作为FPC自动化测试设备供应商,直接客户以全球FPC生产企业为主,与苹果公司产品销量并无严格的线性关系,但若未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功能特性不能够获得终端消费者的认可,或者苹果公司的营销策略、定价策略等经营策略出现失误且在较长时间内未能进行调整,则可能影响苹果公司产品销量,进而传导至FPC测试设备领域,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及短期内,公司产品所测试FPC的终端应用领域仍将主要集中于以苹果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消费电子领域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同时具有产品迭代快、客户需求变化快等特点。若苹果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力下降,或者对FPC的需求下降,或者公司产品不能满足消费电子领域的测试要求,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及短期内,公司收入仍将主要集中于以苹果公司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受苹果公司自身增速的限制以及苹果公司对FPC需求的限制,公司FPC测试设备的市场容量有限,公司面临未来收入增长的市场空间有限的风险。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系下游FPC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竞争格局及公司产能不足情况下优先满足优质客户需求所致。若下游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或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其未来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公司业务的增长和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规模将进一步提高,人员数量也将相应增加,公司在战略、人力、销售、法务及财务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管理能力需同步提升。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有效地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导致公司管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业务规模的扩张,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公司目前毛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未来随着同行业竞争对手数量的增多及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行业的供求关系将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该行业具有产品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价格敏感及周期性强等特点,近年来竞争逐渐加剧。因此,若公司未能正确把握市场趋势,或新研发的产品未能顺利获得足额订单,或下游主要客户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未能进一步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及产品线,都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同时由于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费用的持续增加,公司可能面临净利润波动变大及业绩下滑的风险。

  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包括自动化测试设备和测试治具,报告期内核心技术产品的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收入季节性分布一方面受下游FPC行业客户的季节性采购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对客户发货时间集中在每年的1-2季度,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验收周期通常在6个月以内,故产品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验收并确认收入。

  由于受上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在完整的会计年度内,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公司经营业绩面临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为定制化生产,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以产定购、标准件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期末存货主要系根据客户订单或采购意向安排生产及发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因此,若客户单方面取消订单或采购意向,或因客户自身需求变更等因素调整或取消订单计划,均可能导致公司产品无法正常销售,进而造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9,202.75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74%。如果后续公司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及时收回到期应收账款,则可能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及无法收回的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及子公司杭州燕麦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规定,享受15%税率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第三条的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公司子公司燕麦软件、般德、麦科捷及燕菁适用上述税收政策。未来,如果相关税收政策发生变动,公司的税收优惠无法延续,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FPC产品制造商或终端设备商,其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行业门槛可能逐渐降低,行业壁垒可能逐渐消除,FPC测试行业的高毛利率将会吸引竞争对手持续扩大产能,同时也会吸引新的竞争对手进入,从而使得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如果公司不能在研发、技术、品牌、服务、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持续进步,不能及时完善公司的研发体系,强化技术实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对公司的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1)市场竞争风险。其他应用领域的FPC制造厂商已有FPC检测设备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可能是公司现在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其他未知的自动化设备公司,公司面临充分市场竞争。如果公司产品技术指标或成本、价格、服务相较竞争对手没有优势,会导致市场空间拓展不及预期。

  (2)不能及时捕捉和响应下游变化导致的市场拓展不利的风险。非标定制化设备需要根据每个客户要求定制化开发,能否清楚理解客户需求及产品特点并按时设计出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是市场空间拓展的关键。如果公司研发和市场部门对新终端领域的FPC技术进步速度、产品变化不能及时捕捉和响应,会导致市场空间拓展不及预期。

  (3)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不能顺利拓展的风险。FPC自动化测试行业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给研发和生产带来难度,研发团队培养和多项目管理是业务扩张的重点,如果研发人员的招募培训不够、成长缓慢,或项目管理能力赶不上新项目增加速度,会导致市场空间拓展不及预期。

  (4)售后服务能力没有及时跟进导致的市场拓展不利的风险。下游领域扩张会导致客户分散、集中度降低,而客户通常需要驻厂服务,尤其新客户有磨合期,若公司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新增客户的维护、服务需求,会导致市场空间拓展不及预期。

  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尚未出现经济全面复苏趋势,依然面临下滑的可能,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消费电子产品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此外,若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深,或相关国家贸易政策变动、贸易摩擦加剧,可能会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未来经营业绩。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报告期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趋势,人民币汇率波动日趋市场化及复杂化,受国内外经济、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动,则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91.26万元,较2022年同期上涨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6.26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6.00%。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国从政策上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给智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产业,FPC是PCB向高密度、多功能发展的高端产品,检测技术含量高。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FPC生产基地。FPC生产商要求测试供应商能满足不断变更的定制化需求和紧张的交货期要求,对供应商技术响应能力、供货周期、售后技术支持能力要求较高,倾向于就近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而本土优质企业贴近下游客户,对市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有深入的理解,相比国外企业有天然竞争优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具有后发优势,技术起点高,近年来在FPC测试细分领域迅速崛起,国产测试设备的精密测试技术、定制化检测和控制软件开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性价比较高,同时充分发挥本土企业在需求沟通、运输成本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本土企业开始进入全球大型FPC制造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行列,逐步实现精密检测系统的进口替代,并通过在FPC行业内口碑和美誉度的积累,登上国际舞台。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FPC在弯折性、减重、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进一步体现,FPC在车载领域的用量不断提升,应用涵盖车灯、显示模组、BMS/VCU/MCU三大动力控制系统、传感器、高级辅助系统等相关场景。战新PCB产业研究所预计单车FPC用量将超过100片。尤其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带动车载动力电池用FPC需求大幅增长。

  未来几年,在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行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关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FPC产业将带动自动化检测设备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公司作为国内FPC测试领域的领先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的管理、研发团队使公司具备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长期可持续的客户合作,使公司具备了强有力的客户资源优势,已成为FPC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作为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企业,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将伴随行业的持续稳步发展而不断增强。

  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设备领域,以“为客户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作为发展方向。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扬工匠精神,凭借最佳交付品质,使公司成为全流程检测设备行业领军企业。

  未来,公司仍将以“成为全球一流的智能化设备供应商”为愿景,以“专注智能制造,缔造人机和谐新世界”为使命,本着“专注智能设备,释放时间和空间”的理念,持续致力于帮助客户提高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

  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深耕FPC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测试领域,占据技术领导地位,在头部客户中,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在FPC/FPCA后道流程,基于AI技术,构建行业客户的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将向上下游测试领域发展,通过检测及科技制造新领域的技术应用、研发与整合,提炼差异化的核心技术能力,打造低成本高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中台,推出系列产品,覆盖目标行业全流程。

  公司从FPC测试治具起步,陆续开发出多工序测试设备、自动化检测系统、智能化视觉检测设备等产品。测试FPC应用领域由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开始向汽车电子领域、通信领域延伸。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一方面以传感器测试测量和激励环境控制技术向MEMS传感器测试领域拓展,规划陆续投入开发其他种类MEMS传感器标定测试设备并推向市场,目前已在研发IMU测试设备,IMU在消费电子、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空间;

  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开发IC载板测试技术,以海外龙头为对比目标,补强技术参数和产品稳定性,向行业先进水平发起冲击。

  在车载电子领域,公司扩展车载FPC、FPCA、CCS测试能力,顺应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在车载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增量方向配合下游客户研发迭代,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射频领域,公司继续在FPC射频、车载电子射频领域全流程测试深耕,并积极向射频前端、SIP级射频芯片等测试领域拓展。

  在视觉领域,公司规划以AI及视觉技术升级改造智能化设备,寻找跨行业的切入点。

  报告期内,公司形成华南深圳、华东杭州两大研发生产基地,全面辐射珠三角、长三角客户群,提高产能及服务能力。同时,公司设立越南全资子公司,配合当地客户完成交付。

  随着2024年公司杭州基地建成投产,预计公司产能将有较大释放空间,匹配公司主业和新孵化业务的新增交付需求。

  最近三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742.70万元、9,033.86万元和8,888.00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45%、28.42%和27.19%。大量的研发投入形成的核心技术成果通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的方式进行保护,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92项,未来公司争取实现每年新申请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15项以上。

  未来三年,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构建强大的研发中台,向半导体封测和汽车电子测试领域积累,从技术高度和技术规范性上加强研发能力,打造基于行业需求、基于技术发展的最具竞争力的系列方案。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推动现有自动化、智能化测试技术开拓和应用,并转化为技术专利予以保护,增强公司的技术壁垒,持续保持公司核心技术的领先性

  同时,公司将根据发展的策略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技术成果向新产品转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在现金储备和规模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公司已设立新加坡子公司作为海外研发及并购平台,已派驻人员着手工作。依托资本市场作为优质的融资平台,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将坚持“内生外延”的增长逻辑,按照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积极研究、寻找合适的行业标的进行投资、收购、兼并等,垂直整合相关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促使公司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回报。公司会秉持勤勉谨慎的心态,对标的进行严格尽调,把风险降到最低。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